每逢換季,不少人就會出現腸胃不適。在秋季養護脾胃,小米一定排在前列,秋吃小米可以補虛益腎,美容養顏等,今天我們就聊聊吃小米的好處及小米的多種食用方法。

一、秋吃小米好處多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咸,性平,微寒,有健脾和胃、補腎氣、清虛熱、利小便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氣血受損、產后虛損、食欲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此外,在秋季常吃小米,還有以下好處:
1、補虛益腎:
小米補虛損的功效,還體現在補腎上。明代名醫李時珍就曾經說過:“粟(小米)之味咸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這是說小米性偏寒,五味上甘中略帶咸味,咸味入腎經,所以小米還具有益腎氣、補元氣的功效,既可養先天之本脾胃,又可養后天之本腎,對于腎氣虛損的人群,小米實乃平補之佳品,因此李時珍稱它為“腎之谷”。
2、養心安神:
唐代孟詵所撰的《食療本草》中記載,小米能使人安眠。小米所含色氨酸含量為谷類之首,而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欲睡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使大腦思維活動受到暫時抑制,讓人產生困倦感,因此晚餐喝小米粥、小米雜糧餅等,對提高睡眠質量,是不錯的選擇。
3、美容養顏
有研究發現,小米中含有類雌激素物質,有保護皮膚、延緩衰老的作用,此外,小米的硒含量也很高,硒是重要的抗氧化劑,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
二、小米除了煮粥還能怎么吃?
1、米香煎餅
①取適量小米洗凈后煮粥至濃稠。
②鍋中刷油,放入濃稠的小米粥攤平,中小火攤制,水分烘干后倒入蛋液,煎制3~5分鐘,讓雞蛋完全凝固。
③翻面后刷上甜面醬和腐乳,卷上自己愛吃的配菜即可。
2、雞蛋炒小米
①小米洗凈,和水按1:1的比例放入鍋中,加入少量油和鹽,小火燜煮7分鐘。
②將燜煮好的小米淋上蛋液炒勻,中間放油加入蔥花、鹽、彩椒大火炒香。
3、小米鍋巴
①蒸熟的小米加入蒸熟的土豆(紅薯、山藥也可以)、面粉、雞蛋,揉成面團。
②將面團搟開,切成小片,再用叉子扎孔。
③低溫小火,下入鍋巴,慢煎至兩面上色即可。
4、鯽魚小米粥
原料:鯽魚50克,小米100克,絲瓜10克。
做法:先取活鯽魚一條,宰殺后去魚鱗、魚鰓及內臟,再清洗干凈,去魚刺,切成小片,放在盆子里,加入蔥、姜、蒜、芝麻油等調味品拌勻,腌漬片刻。再取100克小米淘洗干凈,備用。取絲瓜10克,洗凈備用。把鍋放在火上,放入小米、絲瓜,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魚片再煮片刻,魚片熟后,加入調味料,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溫中、益氣、通乳、化濕,尤其適于婦女產后乳少者食用。
小米適宜于消化不良、牙齒疏松、產后身體虛弱者,若體質偏寒、小便多而清者建議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