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中醫養生 >

    十病九寒散寒經方如何正確使用,老中醫告訴你秘訣一用就靈

    來源:愛達夫養生(www.solidmanagedservers.com)時間:2022-09-16 14:09作者:ASAN熱度:手機閱讀>>

    萬病不離寒!十病九寒!寒邪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非常之大。寒在肝精血虛,寒在腎精神差,寒在脾肚子大,寒在肺免疫低,寒在膽口多苦,寒在胃易腹瀉,寒在表易發燒?!端貑?middot;至真要大論》認為:“寒者熱之,治則名。”意思是寒癥,需用熱藥才能有效。

    十病九寒散寒經方如何正確使用,老中醫告訴你秘訣一用就靈

    身體寒氣重的7類表現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舌苔發白,經常腹痛、腹瀉,臉上長斑,手、腳長年冰冷,腳踝浮腫。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寒癥有表寒、里寒之分。治表寒多用“辛溫解表”之法,治里寒多用“溫中散寒”之法。所以要治療寒癥,首先應分清“寒”在哪里。

     1、寒在厥陰(肝)

    病因:寒滯肝脈,多因寒邪侵犯肝經、氣血凝滯、筋脈拘急(身體痙攣、抽搐)所致。

    癥狀:上熱下寒,精氣血虛,惡夢連連,少腹冷痛,陰囊收縮抽痛,巔頂冷痛,嘔吐清涎,身體發寒,四肢冰涼。

    方劑:烏梅丸(緩肝調中,清上溫下)、當歸四逆湯(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2、寒在少陰(腎)

    病因:腎陽虛寒,多因腎氣不足導致。

    癥狀:精神萎靡不振,疲憊不堪難恢復,腰膝酸冷疼痛,全身關節酸痛,肚子發脹,大便稀溏,小便清長,男性羊痿早謝、興欲冷淡,女性月經量少、顏色暗紅、白帶清稀量多、宮寒痛經。

    方劑:四逆湯(溫中祛寒,回陽救逆)、回陽飲(回陽救逆,益氣固脫)、真武湯(溫陽利水祛濕)。

    3、寒在太陰(脾)

    病因:脾陽虛衰、陰寒內盛導致。

    癥狀:大腹便便,腹脹飲食減少,腹痛喜溫喜按,手腳發涼,大便不成形甚至完谷不化,小便不利,肢體困重甚至全身浮腫,女性白帶多質清稀。

    方劑: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里緩急)、大建中湯(溫中補虛,降逆止痛)、苓桂術甘湯(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4、寒在太陰(肺)

    病因:寒氣入肺、阻塞氣機、循環不暢所致。

    癥狀:咳嗽、哮鳴、胸悶、氣喘、咯白痰、咽癢、鼻塞、流清涕、無汗、畏寒怕冷、全身酸痛、后背涼、手腳涼、少氣懶言、面色蒼白、免疫低下。

    方劑:小青龍湯(解表散寒,溫肺化飲)、麻黃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5、寒在少陽(膽)

    病因:氣血衰弱、邪氣內入,與正氣相搏于少陽經所致。

    癥狀:口苦、咽干、目眩、寒熱往來、胸肋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失眠、喜嘔、抑郁、腹脹、打嗝、關節疼痛。

    方劑:柴胡桂枝干姜湯(和解少陽,散寒生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

    6、寒在陽明(胃)

    病因:胃虛不降、膽氣上逆,導致胃寒氣逆所致。

    癥狀:胃寒喜熱,吃寒涼之物易胃痛腹瀉,頭暈目眩但是不怕冷,總感覺肚子里有氣往上頂,惡心干噦,噯氣打嗝,吃兩口飯就飽了,多吃就容易心煩,小便少。

    方劑:附子理中湯(補虛回陽,溫中散寒)、吳茱萸湯(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7、寒在太陽(表)

    病因:外感風寒表虛及營衛不和。

    癥狀: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小便不暢,鼻鳴,干嘔,微惡風寒,項背強而不舒。

    方劑: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桂枝加葛根湯(解肌發表,生津舒筋)。

    同是寒癥,中醫療法卻完全不同

    寒在肝精血虛,烏梅丸、當歸四逆湯主之;寒在腎精神差,四逆湯、回陽飲、真武湯主之;寒在脾肚子大,小建中湯、大建中湯、苓桂術甘湯主之;寒在肺免疫低,小青龍湯、麻黃湯主之;寒在膽口多苦,柴胡桂枝干姜湯、小柴胡湯主之;寒在胃易腹瀉,附子理中湯、吳茱萸湯主之;寒在表易發燒,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總結:如果體內有寒癥,一定要找有經驗的醫師詳細辨證調理,因為除了上述七大類型外,寒癥治療期間,寒氣會由里及表逃竄,所以階段性用藥也不同,另外,很多寒癥是多種同時發作,調理用藥也要分清主次先后。

    滑膜炎最有效的中醫妙方堅持一月積液遠無蹤

    滑膜是減少人體各個關節,各個組織之間摩擦力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滑膜受到損傷,會導致滑膜炎,滑膜炎是一種多發性疾病,其發病部位主要在膝關節?;ぱ讜е禄颊哧P節積水、關節腫大,疼痛,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

    2023-12-01 19:13閱讀全文 >>

    氣血不足危害多只需3招讓氣血動起來

    經常會說講氣血不足容易怕冷,但是什么是氣血呢?為什么要補血氣呢?其實很多人之所以去補氣血,屬于一種人云亦云的心理,少有了解氣血不足的的危害。其實,在中醫看來經脈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而經脈中主要流動的就是...

    2023-11-30 13:10閱讀全文 >>

    刮痧活血舒筋解毒祛邪那么刮痧前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刮 痧是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蘸取一定的介質后,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 出痧 ,從而達到活血舒筋、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之功效。傳統中醫認為,氣在人體環流不休,統轄氣之升降出入的...

    2023-11-28 16:38閱讀全文 >>

    腳后跟干裂疼痛4個方法幫您緩解和改善

    腳后跟粗糙皸裂,腳跟變得像銼一樣。不但脫皮,流血,還剮襪子,平常走路都要很小心生怕用力過猛,腳后跟就 炸裂了。每天泡腳、去死皮,足膜、保鮮膜的一通忙活。效果持續不了幾天,就又被打回原形了嚴重的,裂縫里還日...

    2023-11-26 17:56閱讀全文 >>

    身體濕氣重4個中藥方教你快速祛濕

    在中醫的理論上,濕氣是人體的邪氣,人體一旦堆積了過量的濕氣,不光會導致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導致各種毒素在體內不斷堆積,還會影響影響到身體器官的正常運作,導致疾病出現。 一、 濕氣的本質是什么? 濕氣的本質是...

    2023-11-22 17:50閱讀全文 >>

    冬季干燥愛上火中醫養生調理讓你平穩降火

    入冬后,天氣降溫,我國北方地區已經供暖,南方地區也多采用空調取暖,是一年中比較干燥的季節,人也更容易 上火。怎么辦?不要急,中醫養生調理,讓你平穩降火。 冬季干燥易上火各個病位該如何祛火? 1 、 祛 肝火 肝火...

    2023-11-19 19:57閱讀全文 >>

    5個穴位有助老年人效通調腑氣潤腸通便

    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之一,由于大便干燥,糞塊阻塞,常會引起腹脹、腹痛、煩躁不安等病癥。中醫認為便秘的病位在腸道,老年便秘還與脾、胃、肺、肝、腎等臟腑功能失調緊密相關。要改善便秘問題,除了可以改變生活方...

    2023-11-18 22:06閱讀全文 >>

    太淵穴不僅能補氣還能緩解這5個癥狀

    大家生活中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稍微運動一下就喘氣不暢,或者是大便時總是沒有勁兒,說話有氣無力,說話聲音稍微大一點就喉嚨疼痛、聲音沙啞,其實這大都是氣不足所導致的。 一、 氣不足 有哪些表現? 1 、經常感冒...

    2023-11-16 21:19閱讀全文 >>

    感染肺炎支原體咳嗽不止可以試試這味中藥

    最近,兒童支原體肺炎上了網絡熱搜,很多人都問本病的中醫的治療方法。從中醫角度看,本病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表現,屬小兒 發熱咳嗽等范疇?!秲和窝字гw肺炎診療指南( 2023 年版)》指出 , 根據辨證施治原則, MPP (...

    2023-11-13 12:53閱讀全文 >>

    立冬節氣灸可激發人體正氣增加機體的抗病御寒能力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這時...

    2023-11-08 19:58閱讀全文 >>

    中醫養生排行榜